最近,關于“降成本”的話題非常火熱。諸多媒體報道了多位知名企業家關于“降成本”的看法。“降成本”之所以成為話題,原因很簡單,因為企業經營成本太高,利潤率比刀片還薄,生存和發展面臨問題。
媒體“降成本”報道中涉及最多的主題詞包括稅收、物流成本及用工成本。大量企業希望政府出臺稅費減免政策。不過,對“降成本”這一話題做一些冷思考,也許有助于更全面的分析問題。
首先,大家往往比較關注局部成本,而忽視整體成本。消費者看到的最終價格,反映的是整條供應鏈的總成本和總利潤。比如一件運動衫,其零售價格中扣除利潤還包括了服裝加工廠的面料與生產成本,物流和零售企業的運營成本,也包括了企業的運營成本,例如供應鏈管理、研發及營銷等費用。跨國供應鏈中還涉及到進出口關稅。不僅如此,對于消費者來說,零售價格還只是一次性支付的費用,關注性價比的消費者一定還會關注產品使用過程中的費用,甚至產品報廢的費用。這些,就構成了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那么問題來了,大家都在討論的“降成本”問題,究竟是降什么成本?是整體成本還是其中一部分成本?從媒體報道來看,不同人士往往關注不同環節的成本。制造企業往往關注用工成本,零售企業關注物流成本,中小企業還關注財務成本,但幾乎所有企業家都呼吁政府降稅。既然消費者關注的是整體成本,只降低部分成本,顯然不足以解決問題。
其次,整體成本下降之后,是否我們的產品就有競爭力了?企業就有利潤了?事實上,如果所有企業均享受到稅收減免政策,那沒有企業能額外獲得競爭優勢。在一個成本導向的行業里,企業平均利潤會迅速下降。可見降成本只是問題的一方面。在經濟快速成長階段,拿訂單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拿到訂單就意味著利潤,在經濟進入新常態后仍然有部分企業延續了這樣的思維。但是,隨著市場經濟改革日益深入,賣方市場日漸向買方市場轉變,買方更加關注的是產品的價值而非成本。蘋果手機的價格高過所有國產智能手機,但仍然銷售火爆。為什么?因為蘋果手機滿足了中高端消費者的需求,創造了價值。簡而言之,如果我國企業依然習慣于價格戰,忽視價值創造,那在進入經濟新常態之后企業的轉型升級仍將長路漫漫。
怎么辦?總體來說,在進入經濟新常態之后,我國企業要降低成本、提高價值、完成轉型升級。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之功,這個過程需要政府與企業的共同努力。
降低稅收對企業的幫助毋庸置疑。降低稅收,不僅降低企業成本,還還利于民,促進消費。但稅收只影響到企業的顯性成本,政府在降低企業隱性成本上仍大有可為。對企業來說,所有沒有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活動,都是非增值活動。但是目前企業往往耗費了大量精力用于非增值活動。由于計劃經濟體制的殘留影響,目前仍存在大量行政審批。據說在某地成立一家公司要蓋39個章,蓋一棟樓要交95種稅費、蓋192個章等。李克強總理就曾批評過開證明“你媽是你媽”完全是笑話。但這樣的笑話,耗費了企業大量成本,耽誤了無數機會。全面深化改革,減少行政審批和干預,有效降低企業交易成本,將真正有助于我國企業和經濟的長期健康發展。
當然,經濟成長的主體仍然是企業。企業在降低成本、創造價值方面責無旁貸。企業不能將降低成本的責任簡單推脫給政府和基礎設施,內部挖潛仍然非常重要。
同樣是在新常態下,西子等企業通過精益管理,能夠有效管控成本,保持行業領先優勢,而浙江多數企業在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上仍有明顯欠缺。
此外,創新已經是企業家的共識,浙江的企業家們經常開玩笑說不創新就是等死。但是如何創新,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對于浙江制造企業來說,有兩個重要路徑值得深入思考。//mayilian.com.cn
首先是制造業服務化。傳統企業往往只關注生產成本,不是從客戶的角度考慮產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更少考慮產品價值。《中國制造2025》明確提出鼓勵“東部地區企業加快制造業服務化轉型”,貼近市場,靠近客戶,整合供應鏈,改成本思維為價值思維,改產品思維為服務思維。杭氧集團就是制造業服務化的成功案例。
其次是企業價值鏈升級。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多年,市場和消費者都在快速升級,我們的企業也需要相應升級。很多時候企業產品銷路不暢,并不是單純因為售價太高,而是性價比太低,沒有為客戶創造價值。企業不僅要升級工藝、升級產品,還要升級價值鏈,要勇于往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萬事利集團作為傳統絲綢企業,已經華麗實現轉型升級,甚至開始試水“互聯網+”方式。
當然,升級不僅要做加法,更要做減法。供給側改革,不僅要消除過剩產能,還需要消除與需求不匹配的產能。在經濟新常態下,政府和企業都需要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