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從一個數字說起:3000萬。這目前我國物流行業從業人數,說不上確切,但也八九不離十。比上海市常住人口還多了500萬。不知各位有何感受,我了解到這個數字的第一反應就是:奢侈。要知道,物流行業對身體素質要求較高,從業者普遍是三十到五十歲的青壯年勞動力,而根據我國第六次人口普查顯示,中國的人口紅利在2013年就已經消失,我國20到24歲的人口數為12740萬,而0到4歲的人口數僅為7500萬。在不久的將來,人力資源將越發寶貴。在目前用工成本逐年增加,企業還招不到人的背景下,用不了多久,我們將用不起千萬數量級的物流從業人員。
而我們的物流需求量會不會下降呢?根據中國倉儲指數發布會的數據,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預計可達220萬億元,與5年前相比增長70%左右,5年年均可比增幅約為8.7%。一方面,國家倡導的經濟增長方式由投資驅動到內需驅動轉變需要物流增量做保障;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步入老齡化社會,行動受限的老人不會再事事親力親為,越來越多的老人更需要體貼的物流服務。再加上物流業的發展慣性,我國物流的需求量沒有縮水的理由。
那么如何用更少的人力資源解決更大的需求量?除了提高效率外,我能想到的就是無人駕駛了。無論是提高效率還是無人駕駛,都離不開互聯網。物流這是和互聯網較上了。
其實無人駕駛早就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今天把它拿出來鞭尸有兩個引子。第一個就是前不久有個新聞,說5G網絡將在北京率先試點,第二個,就是歐洲首個無人駕駛公交項目已經在荷蘭上路了。為什么電商能在中國快速發展?重點原因就是中國電信在上世紀80年代鋪設了覆蓋全國的電信網絡。而5G網絡之于無人駕駛,就像電信網絡之于電商。目前對于無人駕駛汽車的最大質疑有兩點,一是來自于傳感器的海量數據如何處理,二是面對突發情況,比如大風吹斷路邊樹木,野生動物突然橫穿公路等等,無人駕駛汽車的反應速度夠不夠快?
據了解,從理論上來說,5G的網速能達到4G的40倍,可以實時傳輸8K分辨率的3D視頻,或是在6秒內下載一部3D電影。作為對比,通過4G網絡的下載需要6分鐘。這意味著無人駕駛汽車在理論上可以把傳感器的數據上傳到云端,再由云端進行反饋,實現非編程的,實時的無人駕駛。5G網絡的另一大特點是低時延,這意味著網絡對用戶命令的響應速度將非常快。目前4G網絡的延時在30到40毫秒之間,(打過網游的朋友應該會對ms很敏感,對,就是那個)5G網絡有望把延時降到個位數,相比之下人類的反應速度成年男性253ms,女性261ms。論反應,4G網絡已經秒殺人類了。
關于第二個引子,其實無人駕駛公交也不是第一次上新聞了,為什么單單說荷蘭的這條線路呢?因為以往的無人駕駛公交是有預定軌道的,按既定軌道運行,和實際道路交通完全不同,而此次報道的無人駕駛公交就是在普通車道上行駛的。據了解,今年5月份的測試中,客人將通過iPhone手機呼叫無人駕駛車,被呼叫的無人駕駛公交車將以25公里的時速迎接客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從該產品立項到最終制成原形,前前后后一共才花了兩年。可見無人駕駛技術已經邁過幼年期,進入相對成熟的階段了。除了這一家,谷歌在搞無人駕駛盡人皆知,蘋果也有自己的無人駕駛項目Titan,據悉計劃2019或2020年量產。國人比較關注的百度和寶馬聯合進行的無人駕駛項目推進速度也很快。
無人駕駛和物流可以碰觸什么樣的火花呢?從技術層面上講,載人的無人駕駛對技術的要求更高,因此如果載人的無人駕駛車可以投入運營,那么貨運的無人駕駛也不會存在技術上的障礙。從成本上講,一方面人力資源的稀缺將導致用工成本不斷增加,另一方面技術的成熟將使無人駕駛的成本不斷下降,當兩條線最終相交時,可能就到了無人駕駛真正開始普及的時候。最初的形式應該還是先在某條專線上進行試點,如果成功,再加以推廣。可能用不了多久,我們就可能看到道路上飛馳著無人駕駛汽車將貨物送往全國各地。
如果無人駕駛真的大面積推廣了,那么對現在的物流從業者會有什么沖擊呢?不可否認,機器將會取代原有司機的工作崗位,造成部分司機失業。但是不要忘了文章最開始的觀點,未來人力資源是稀缺的一方,無人駕駛本身就針對的是企業可能遇到的用工難問題。其次,如果無人駕駛物流推廣,將會須要一大批管理人才,在線上進行監控,調度。相關系統的研發和維護也將創造不少高端工作崗位,物流從業者將會被貼上高大上的標簽。
不管怎樣,目前這個話題看起來還很遙遠,許多的硬件,軟件設施還不到位。包括相關的//mayilian.com.cn法律法規也是空白一片。不過話說起來,在一二十年前,誰能想到我們坐在電腦前,點幾下鼠標,就可以購買全世界的商品?誰又能想到,手機點幾下,驗證個指紋,就能有美食送到你家呢?某些個人觀點禁不起推敲,歡迎大家批評指正。